银河文学>灵异小说>南洋崛起 > 第206章 老狐狸心照不宣
    可见其官清廉,刚正不阿。

    据《清史稿》记载,在直隶为官期间,获“北直廉吏第一”之评价,上上下下都是赞赏不已。

    在这个小团队满天飞的晚清时代,战场中,无数见死不救者,尤以“东南互保

    ”最为典型,凭什么要让这样的忠臣背战败黑锅?凭什么说他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,却总是掉链子?凭什么扣上“清官误国之深,恐怕十个李鸿章都比不上。

    ”(左宗棠评价李比十个法国将军更坏事)的帽子。

    如果说李秉衡无能,为何在清法战争中有卓越表现?

    主持龙州西运局不出差错,在那种年代,如此肥差,岂能是清廉所能办到的?管全军后勤,建野战医院,全部都是井井有条,上下都满意。

    潘鼎新吃败战被撤职,李秉衡暂为布政使兼护理巡抚(代理巡抚),全权负责指挥广西前线战事。

    各地援军汇集到这里,各派将领的地域观念很严重,都是桀骜不驯之辈,互相之间不服从指挥,即便公推出七旬老将冯子材为全军指挥官,这只是权宜之举,真能做到和衷共济吗?

    要不是李秉衡在各派将领中间说和,费尽心血辅助老将冯子材,让其专心策划战事,镇南关大捷能不能出现还很难说呢。

    从这点可以看出,李秉衡并非没有作战能力,他同样也是一个骁勇善战之士,只是,他更擅长团队作战,有很强的团队意识,在晚清,又这种能力的将领是难能可贵的,问题是晚清的时局就那样,不是他一个人能扭转得了的。

    因此,后人对他的评价远比对苏元春的评价更加不近人情,只因他经历的著名战争多吗?后面的两场战争,谁又有可圈可点之处?就这样被世人诟病,很是不公平。

    对于苏元春的问话,李秉衡一听就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,会心一笑,没有马上回答,而是盯着苏元春微笑。

    李秉衡比苏元春大十四岁,聪慧如他,又是配合默契的好搭档,他倒没啥心思跟他争夺什么利益,再说自己的官阶比他还低,也没必要破坏两人关系,只是用已经看穿的眼神看着苏元春,提醒提醒而已。

    苏元春老脸一红,尴尬的对这位老兄轻轻点头,示意自己明白他的意思,最后还露出笑容表示感谢。

    三人都是久居官场的人,各种套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,一切都不在言语之中,两人私下里的动作又如何能逃得了邓承修的眼睛?邓承修也是明白人,自然知道苏元春的打算。

    邓承修虽有“铁笔御史”之称,刚直不阿,不畏权贵,问题是苏元春并没有贪污啊,而且,也没有出卖国家利益,自己总不能凭猜测就断定别人有罪吧,何况,苏元春南下也在职责范围之内,还是勇于承担责任的那种,更是无话可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