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河文学>灵异小说>三国之蜀汉儒将 > 第八章 白给的烂摊子
    “你说你叫陈群,字长文?”赵峰看着眼前这个小沛县令,一脸难以置信地道。此人不过二十余岁,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卑职正是,赵将军有什么问题吗?”陈群看着赵峰如此激动,不由的好奇道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没什么,只是从前游历天下时,曾经结识一人恰巧和陈县令同名。”赵峰嘴上应付道,心里却是翻江倒海:陈群啊,历史上魏国的丞相,几乎和蜀汉的诸葛亮,东吴的张昭并驾齐驱的内政之才,现在就这么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,可不能让他就此跑了。

    接着在赵峰的一力坚持下,陈群和赵峰一起前去刘备府中议事。三天前刘备率部前来小沛驻扎,前天又送走了赵云,现在基本上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了,但是一大堆问题摆在刘备等人面前。

    首先是军队,经过几番苦战,刘备率领前来救援的18000平原兵,剩下的只有12000多了。值得庆幸的是,陶谦还是像历史上一样送给刘备4000丹阳精兵,加上那天晚上设伏大败曹军,抓了有5000多俘虏,现在总兵力还有22000人,不过人员构成杂七杂八,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整合才行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就是吃饭问题,这两万多张嘴实在不是小沛这个小县城所能养得起的。当然糜竺会负责军需后勤,但是饭来张口也不是赵峰的风格,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当前的要务之一。

    最后就是未来的发展,现在形势很明显,陶谦是铁了心要把徐州给刘备了,徐州上下除了曹豹那厮,别的人也是对刘备入主徐州翘首以待。但是赵峰可不想就这么按部就班等陶谦死了,总要利用现在做点事情吧。

    “主公,现在我等显然要在徐州立足了,当务之急,需得派人会平原郡通知宪和先生,让他过来和我们汇合。平原百姓若是愿意的,也可以让他们过来,毕竟徐州刚刚遭到大屠杀,人口锐减。”赵峰首先道,刘备听的连连点头,完全赞同。

    “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几万人,宪和他们再过来,这吃饭问题可就。。。。。。”关羽没有继续说下去,可话里的意思谁都能听出来。赵峰呵呵一笑,转头向陈群道:“陈县令,如果配以我的深耕种粮之法,以小沛一地,可以养活多少人?”他这是故意给陈群提供机会表现一下。

    陈群果然不是吃干饭的,略一思索朝刘备拱手道:“刘使君,平原虽为郡,却是小郡;小沛虽为县,却是大县。且小沛土地远比平原肥沃,只要使君治下之民愿来此,群都能有办法安置他们。”刘备听了这话眼睛里也是精光一闪,看着陈群的眼神就比较热切了。

    赵峰接着又道:“主公,既然陶府君已表奏主公为豫州牧,主公为何不去收服豫州?”事实上这也是赵峰的疑问,历史上老刘虽然号称刘豫州,但是恐怕自始至终都没怎么正式在豫州当过一州之长,只是后来在刘辟和龚都帮助下,在汝南一地盘踞了几年,总是趁着曹艹与袁绍交锋时袭击许昌,结果被惹恼的曹艹一下子打跑到了荆州去投奔刘表。

    果然刘备接口道:“豫州现在民生凋敝,荒无人烟,土地贫瘠,我去那里作甚?”赵峰一时没反应过来,陈群这才细细告诉他。原来前任豫州刺史孔岫,当初也是十八路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。前年与淮南的袁术不和,被后者派兵打败杀死。现在的豫州除了袁术占据了几个州郡之外,颍川也被曹艹占领,剩下的几乎都是类似于三不管的区域。近在咫尺的兖州曹艹,荆州刘表,淮南袁术都是不闻不问,而朝廷尚被李傕郭汜挟持,更不会管,因此都是被几股黄巾军的残余势力盘踞着。总而言之,现在的豫州就是个烂摊子。就算陶谦为刘备讨来豫州牧的头衔,可是做这个州牧也不是轻松的事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咱们干嘛不占这个便宜。土地贫瘠,可是我相信有我和长文先生,还是可以养活一方百姓的。”赵峰略一思索道,刘备听了也是有点动心。但是张飞又道:“问题不仅是荒芜啊,现在那里盗贼横行,如何治理?”

    “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,我们总算还有几万兵马。就算打不下整个豫州,但至少也能占据几个郡国。尤其是汝南连接荆州,兖州和司州,更是兵家必争之地。至于黄巾军,有仲甫在此,请他出面说服那些人来降,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。”赵峰揣测道。

    “波涛所言不差,这样,我们先等宪和过来汇合,再想办法平定豫州。仲甫,豫州的黄巾你有认识的吗?”刘备听了赵峰一番分析,尤其是讲到汝南的重要姓,顿时下定决心要在这里插上一杠子。只是为了保险,还是问了管亥一句。

    “主公放心,豫州最大的两帮黄巾,就是汝南的刘辟和龚都,还有卧牛山的廖化和杜远。这四人都与我熟识,待我写信与此四人,告诉他们主公仁德,想必他们必会来归降。”管亥想了想才道,听到这话大家也是松了口气。这时赵峰突然想起来,历史上曹艹可是派谋士满宠去守汝南的,怎么现在那里却是三不管?

    想来想去,八成还是因为自己的蝴蝶作用,让老曹在徐州吃了个大败仗,现在会军与吕布再战兖州已经有些吃力,一时间抽调不出力量再去顾及汝南了。“嘿嘿,你不要汝南我可要了。”赵峰为自己无意之间算计了曹艹得意不已,最好他和吕布在兖州斗个同归于尽才好。当然,这个也未免太理想化了。